小学阶段育儿体会,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作者:nunumick 发布时间:14 Feb 2023 分类: life
再过一段时间,女儿琪琪就六年级了,马上就将结束小学的学习阶段,踏上新的征程。作为父亲,一路看着她从一个小小的模样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懂事、独立自主,一路相互陪伴,在感受时光荏苒的同时,又甚感温暖和欣慰。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说起对孩子的教育,相信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们也是一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回想初为人父的感受,除了喜悦和幸福之外,也是惶恐的,毕竟作为新手,不知道如何做好爸爸/妈妈的角色,这种感受直到现在都还会有,因此也会经常去补充育儿方面的知识,但很难说有一成不变的、必定成功的教育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阶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对待孩子教育的方法也会不一样,我们好像一直是在矛盾中、错误中不断修正自己,努力做好父母的角色。这当中有自认为做的好的,也有做的相当糟糕之处。与其说是育儿心得,不如说是一些我们与孩子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真实的经历、总结与感悟。
陪伴的重要性
最初,我们是典型的三口之家结构。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她的妈妈都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照顾琪琪。在上幼儿园前的几年里,琪琪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家度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抚养。在熬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之后,我们把她接到杭州共同生活,外婆也一同过来帮忙负责起我们的生活起居。在琪琪8岁的时候,收获了她的弟弟:球球。
我们在回顾琪琪不在身边的这段时间,是难受的是后悔的是认识到错误的,如果再给我们一次选择的机会,相信会克服万难也一定要把她留在身边。我们错过了陪伴她快速成长的亲密时光,也失去了给她的行为习惯做一些启蒙教育的机会,甚至也会有一种愧疚的弥补心理,造成我们过早的带她周游列国,给她各种物质上的东西,而忽视了她精神层面的诉求。如果我们从小就陪伴在琪琪左右,会更加能了解她的行为模式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也能更好解读她的小小情绪。那么我们之间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更加能有父女、母女间的默契,也能加深相互理解。这种微妙的小差别在有了弟弟后感受愈发明显。
在琪琪回杭生活之后,只要是她学习或生活中的重要时刻,我们都尽力参与其中,认识、了解她的同学、伙伴与老师,家长会与开放日从未缺席。有时候老师不要求父母双方一起,我们也会尽量同时出现,我觉得这是我们做的好的地方。
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及分工
当然,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以及孩子的行为模式可以在后期不断培养、调整与优化,我们为此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最最主要的就是确立了家庭成员在琪琪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需要履行的义务。比如妈妈所扮演的是温暖的知心妈妈的角色,琪琪的生活主要由她负责;而我则要经常扮演起严厉的不讲情面的黑脸角色,并负责好琪琪的学习部分。我们也分别代表了琪琪行为的上限与下限,多年来一直如此,以至于我在琪琪眼里是一个特别凶的父亲印象,她很怕我,我也一直致力于去缓和我们父女之间的关系,但效果不佳,因为印象一旦形成,改变很难。相比较而言,外婆在这个组合中就属于无底线的爱的存在,这也是我们所苦恼以及经常斗争的部分。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人的理解与共同进退非常重要。由于责任明确且教育理念一致,在这种家庭分工模式下,我和她的妈妈能很好的相互打配合,互相商量共同制定策略,很少有矛盾。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琪琪一年级的时候,为了帮她改掉喂饭的习惯,我们合力把外婆“请”回了老家,当然,提议人是我,现在看来实属有些不讲情面,要感谢家人的理解。换作现在处理起来也会再温和一些。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因为我之前的说一不二,在琪琪行为培养和固化方面虽然有些作用,但对琪琪的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压力,这是我们后面反思中发现的。现在,我和她妈妈对琪琪的各种要求已经缓和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琪琪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模式,能非常好的安排一切;另一方面在有了弟弟以后,她也受邀一起参与了弟弟教育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为弟弟取名字,小到给弟弟选什么玩具等等,她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学习。在她三年级之前,很多事情我们帮她做决定,三年级之后,大部分决定就由她自己来主导,我们则退居幕后,全力辅助,可以说从四年级开始基本就是她自己在照顾自己了。另外,在她慢慢懂事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也会和她沟通、商量,听取她的想法,比如初中择校等问题。现在,家里的一部分生活起居事务也会交给她打理,而且做的还不错。
这个过程在帮她形成对自己、对家庭或是对班集体良好的责任感方面起到了作用,也帮她增进了对家的理解,强化了生活必备能力。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是问我现在琪琪的课本上有什么内容,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不知道。四年级开始,我们就很少紧张她的学习情况了,我们相信她可以处理好,这得益于三年级之前对她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说我们更注重的是习惯而非成绩,有了好的习惯,成绩至少不差。我清楚的记得一二年级时妈妈帮她整理的错题本,并慢慢把整理的方法教给她。也记得帮她分析卷面的问题,是不够细心还是不懂做题,小的时候连题目都看不懂,更何谈会解题,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教她如何理解题目,用她的小脑袋可以理解的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小到大,我们想尽办法给她思路或者方法,或是帮她分析失败的原因,很少会直接给她答案(背诵除外),在四年级后我把这句话的含义教给她,如今她还记忆犹新,时常会运用到弟弟的教育中。
正如老师多次强调的,一到三年级是孩子们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学习内容相对少,更多是行为习惯、兴趣、学习基础的建立,四年级后内容会大量增加,如果前期基础不稳固,在后面的阶段容易跟不上进度,虽然成绩不是最最主要的,但学习的进程中,成绩或多或少会影响自信心,我希望我的孩子是自信的。通过努力,她做到了。
除了学习习惯,还有生活方面的习惯我们也比较重视,这是作为行为人素质的一部分,比如待人处事、作息、社交礼仪等方面,站在孩子的角度,我思考的主要是通过设置底线来慢慢引导,要理解孩子,以鼓励为主,更希望的是孩子自己能理解背后的原因,而非全由父母或长辈去强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会注重让琪琪主导她自己的生活节奏,从二年级开始,每天晚9点左右睡觉,收拾第二天需要准备的东西,早7点起床,吃完早餐与同学结伴或自行上学,很少需要我们陪同。高年级后,作息时间略有调整,但总体来说,她把自己的学习以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
小学阶段,我们较好的配合老师一起帮她完成了从玩耍模式到学习模式的切换,让她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依赖自己的能力而非依赖家长,这将使她终身受益。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表达爱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但在我看来,孩子天生是自私的,善良的个性需要后天教育及赋予,如果孩子的个性有不妥,那大部分出在父母身上,这点琪琪妈妈和我都深感认同,如果琪琪有某方面的问题,最先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孩子在长大以后,慢慢的就会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诉求,会关注隐私,会更愿意和同龄人交流,而慢慢与父母疏远,甚至拒绝与父母更深入的交谈,琪琪也不例外,我们在与她这段时间的相处中,也出现过做的极不到位的地方。
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学校大力推广在家上网课,由于印象中琪琪一直很自律,我们便把平板电脑给她自己安排使用,她也因此成为了班级里为数不多“平板自由”的同学,一直延续到恢复上课时期。就这样大概过了2个多月,我们偶然发现平板内安装了众多视频软件,如腾讯视频、快手等,日均使用时长高达7-8小时,甚至有夜晚12点以后的视频浏览及微信聊天记录。我们还发现她在视频网站发布了许多自制短视频,内容大多是模仿为主,知道真实状况后,我们当时可以说是非常震惊、失望和痛心。
在对她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评教育之后,我们甚至还使用了最极端的手段:不仅完全回收平板电脑使用权,还启用摄像头来监控琪琪的学习情况。她从“平板自由”的孩子,一夜间变得与网络与同学隔绝,这样极端的处理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反效果,琪琪开始对我们产生强烈的抗拒感,上课的时候会想方设法的躲开摄像头,日常与她交流,也不愿意多说任何话,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甚至还提到“抑郁”“不想活”等字眼。
以上冷暴力的方式在孩子的教育中非常不可取,我们也深感错误和惭愧,开始撤除监控,与她坐下来交谈,承认错误,慢慢去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发现冷静下来换一个角度来看整件事并不算糟糕,甚至她在过程中还有些许表演、视频制作等优点,而我们却把琪琪当作坏孩子来对待,让她很受伤很压抑。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很大,也让我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她的身心产生很大影响,这之后我们就把重心转移到如何与孩子的精神世界建立连接方面。
要感谢班主任郑老师在后面组织的班级感恩会,也是通过这次机会,我给琪琪写了信并念给她听,我们特别真诚的去表达了对她的爱,从她闪烁的游离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她还有一丝惶恐,回想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对她表达过爱,因此孩子在感受爱的能力上自然也会弱一些。说到底,还是做父母的不对。
在孩子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后,家长教育的办法也需要跟着调整,多疏导而非封堵。现在,我会更加关心她的内心感受,给她更多的关爱更少的约束,让她有更大空间,慢慢地学习与她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妈妈的陪伴、引导与感同身受则至关重要,她们成为了亲密的母女兼好友关系,有很多悄悄话和小秘密可以聊。我们确实做了些改变。
相信琪琪也慢慢感受到父母的些许变化,也因为接收的爱增加了,让她变得更加自爱、自律且爱惜家人。
发现孩子的优点,强化优秀品格
琪琪是一个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她也有很强的好胜心,这在我们看来是很好的优点或是特点,在她的学习方面,我们也会对这个特点进行充分运用。
我们会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环境,比如告诉她爸爸妈妈在小学年龄段在做什么,以及我们的学习习惯、方法、成绩及学校等等,让她感觉上与同时期的父母在对抗。我们很少会去将她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更多的是鼓励她自己去发现,建立自己的目标或榜样,学习他并超越他,成为新的榜样。在她的潜意识里,父母也是她要超越的对象。我们也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多数情况努力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我们也会尽量去维护她的自尊,告诉她过程比结果美好,偶尔有了好的结果,则可以大做文章,这让她感受良好,动力十足。她也养成了勇于挑战与担当的精神,班干部竞选、学校运动会等班集体活动都有了她主动参与的身影。
结语
以上是我在阶段性育儿过程中的一些真实体会与思考总结,我们深知,孩子不能复制,教育方法也因人而异,于我而言,孩子在小学时期最主要的是行为模式及品格的培养,除了关注学习情况也要走入孩子的内心,特别是四年级之后,作为父亲,要严格,但也需要有温度,未来的路很长,我们需要共同成长。我们也深知,琪琪每一步的成长都与她历任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也从周围家长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教育理念与知识。真诚感谢学校,也真诚感谢帮助过我们、帮助过琪琪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及朋友们!